前两天上课的时候,听到有个二年级的孩子和我哭诉:
我又不是考了不及格,不过是考了97分,妈妈为什么要怪我凶我啊?
我听了非常愕然,于是课后私下找孩子妈妈聊了聊。
我是知道这孩子家情况的,妈妈对他要求很高,小学一年级就请我给他科普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知识。
和他妈妈聊了之后,她给我发了这样几句话。
一方面心疼孩子,一方面心疼家长。
教育的主要目的,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的、能造福社会的、能被社会需要的、心智健全且有安身立命本事的、有才也有德的、独立完整的人,而不是培养一个能考试考高分的人、
孔子曰“有教无类,因材施教”。
意思是人人生而平等,每个人都应该要得到公平、公正、优质的教育机会,应该得到同样且优质的教育资源,都应该被一视同仁,不能因为家庭背景贫富、社会身份贵贱、个人智愚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或被区别对待,都应该得到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机会,给予适合其的最佳教育方法。
好的教育,一定是要尊重学生、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的,一定是要是适合学生本人的个体因素的,一定是公平公正且健康的。
一定是首先把孩子当成一个人,然后才是学生,而不是把孩子当成考试做题机器。
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是不重要,而只是一般重要,最重要的其实是将这个孩子养育成一个什么样的人,光有考试成绩好并不能代表优秀。
考试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,不能用分数的高低来作为评价一个孩子的优劣唯一且最重要的指标。
判断孩子是不是好孩子、优不优秀的关键因素,应该是这个孩子的品德思想、行为习惯、身心健康,不能只用考试成绩来判定孩子的好坏优劣,考试成绩只是一种选拔制度和其中一个评价指标。
我觉得对孩子好的教育,一定是德育为先,然后才是知识教育,首先是关爱孩子,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,然后是言传身教,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善良、正直、尊重他人、坚强等性格特质的人,最后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知识、有技能的人。
另外,教育一定是要尊重学生、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,一定不能搞超纲教育、超前教育,会给孩子带来重大的,也带来家长、学校、社会的恶性教育竞争氛围。
让孩子在小时候学很多被现代社会所需要技能,学很多“有用的“知识,用”成绩好“来评价孩子是不是好孩子、是不是优秀,并不是一件好事,对孩子的成长,其实并无益处。
在孩子还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时,我们应该允许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让孩子晚一些接触被训练已有的有用知识,多带TA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。
让其多花时间去自由探索和感知,会在城市街头游走,也会到乡村田野步行;探索自然,感受空气、河流、岩石、冰雪、雨滴、树苗和蝉鸣,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;我会多花一些时间,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,让孩子感知亲人的拥抱,感知和与他人的互动,与他人建立亲密相处的关系。
人的一生很长,只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、只靠考试考出的好分数,并不够支撑一个人幸福地走完一生,还需更多的体验感知、言传身教、经历阅历的积累来支撑。
我们的一生,不要着急,不要慌张,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来。
文章来源:《新课程导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xkcdx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310/8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