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致家长:老师传授知识,家长养育孩子,家校共

来源:新课程导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29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“教育”二字,包含着“教”与“育”。 老师传授知识,家长养育孩子。 孩子的教育,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! 1 教育若只靠老师, 那就真的是耽误孩子 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送

“教育”二字,包含着“教”与“育”。

老师传授知识,家长养育孩子。

孩子的教育,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!

1

教育若只靠老师,

那就真的是耽误孩子

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,对于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师了。

其实不然,为什么同样的班级、同样的老师,孩子的表现却不一样呢?

因为教育孩子这件事不能单靠老师,否则就实在太耽误孩子了。

有些教育,老师真的是无能为力。

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,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,也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,更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。

这些话,虽然很残酷,但很中肯,愿所有的父母都能看到,都能明白。

孩子成长的每一步,都需要家长的参与。

2

好成绩不止靠老师,

家庭才是培养学霸的温床

要想让孩子越来越优秀,当然要靠学校老师教。

但孩子成绩的高低,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学校。

教育部陈宝生说:“家庭教育不到位,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,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。”

就算孩子上课时听得再认真,回到家里却完全不学习,那又有什么用呢?

学霸不是天生的,每一个学霸的背后,都有一个给力的家庭。

学霸的父母不一定就是高学历、能力有多强,但是,他们能给学霸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。

3

教书的是老师,

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

韩愈在《师说》中这样写道: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”

意思是说,老师是传授知识、教授学业、解答疑惑的人。

老师教的永远是课本上的知识,而课本之外的,是家长的育。

俞敏洪曾说过:“家庭是复印机,父母是原件,孩子是复印件。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,那么我们一定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问题”。

父母的一言一行,好的坏的,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。

所以,有了老师的教,家长的育,教育这件事才完整。

4

孩子成长的路上,

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

一个好的老师,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,但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。

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,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、开花结果。

在孩子成长的点滴的过程中,父母要舍得投入精力、学会乐于担当。

父母更需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,成为孩子的榜样。

要知道,家长的言传身教,比孩子的自我约束更有用。

每位家长内心都必须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:孩子的成长,我之责任。

5

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

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

老师教不到的地方,其实都是家长的责任。

要知道,你的孩子只是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,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。

但是你不一样,你是孩子世界里的唯一,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。

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,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。

无论你事业上有多么成功,也抵不了在教育孩子上失败所带来的后果。

亲爱的家长,别再缺席你孩子的教育了。

孩子比你想象中成长得更快,有些东西再不教就来不及了。

6

优秀的父母要用心,

更要狠心

中国有句老话:惯子如杀子。

父母惯孩子,不忍心让孩子受罪,不舍得让孩子吃苦,孩子就越不中用。

养育孩子,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,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他今后的人生。

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,都有一个“狠心”的父母。

在“狠心”父母的教育下,孩子才能一步一个脚印,慢慢走向成功。

父母有狠心,孩子就有多优秀。

越是“狠心”的父母,越是活得明白,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爱孩子!

7

家长支持老师,

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

常说老师与家长之间容易产生分歧,造成双方的不愉快。

但其实,老师与家长都有同样的出发点和同一个目标,就是教育孩子成才。

老师和家长,从来都不是对立的阵营。

家长支持老师,不护短,教育才有力量。

老师管教学生,不姑息,孩子才有未来。

教育最需要的不是家长的监督、责怪与质疑,而是安静的支持。

你支持老师,其实也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长。

8

没有完美的家长,

也没有完美的老师,我们共勉

文章来源:《新课程导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xkcdx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329/1003.html

上一篇:北海公安分局组织开展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测
下一篇:邮储银行溧阳市支行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

新课程导学投稿 | 新课程导学编辑部| 新课程导学版面费 | 新课程导学论文发表 | 新课程导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新课程导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