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湖南卫视金鹰剧场独播的《陪你一起长大》显示出热播剧对话题的带动效应。
从传统的收视率成绩来考量,本剧六网收视持续第一,在芒果TV上的播放量也突破了13亿,可谓热度极高;从话题带动的效果来考量,本剧微博同名主话题阅读总量已破12亿,迄今的全域热搜更是多达151个,几乎每天更新的剧情都会衍生出数个热门话题。话题剧真正地带动起了话题效应,自然是一种巨大的成功。
陈昆晖导演
“当社会转变中出现了畸形,就需要来探讨。”这是导演陈昆晖拍摄《陪你一起长大》的初衷之一。虽然本剧在类型上采用了都市家庭剧的形式,但是陈昆晖牢牢把握着其话题剧的内在灵魂,围绕其选取素材、解析人物、寓意影像,实现了强有力的现实表达。
对社会转变的预见
不是危言耸听
虽然近几年国内涌现了不少教育题材的影视作品,但是敢像《陪你一起长大》这样把视角放在“幼升小”的并不多。甚至有网友在得知本片要讲幼升小后,觉得有点儿危言耸听。其实,这个视角的选取,恰恰体现了陈昆晖导演对社会转变的预见。
陈昆晖给小演员说戏
现在大家都意识到社会上的教育理念在发生着巨变。我们可以回想一下,在上世纪90年代,高考成为了家长们的必争之地;本世纪初的00年代,家长们把战斗的前沿阵地提到了中考;10年代,“小升初”明显成为了家长让孩子抢跑和超车的关键时刻。按照这个规律发展下去,在已经拉开大幕的20年代,家长们很可能普遍地从孩子“幼升小”便吹响冲锋号。《陪你一起长大》里的故事,根本不是什么危言耸听,而是对教育趋势的准确预见。
陈昆晖导演不仅在预见社会趋势,更对这个趋势有着自己的提前思考。他认为“幼升小”和之前的三个教育关键节点有一个本质的不同。这个节点的特性是“让孩子从个体进入群体的过程”。
正因如此,前三个节点的某些探索成果,对“幼升小”并不适用。在这个节点,家长需要顾忌的因素更多,教育更需要回归到这个节点的本质特性上来。陈昆晖导演显然是希望用四个“天赋”不同的孩子,来探讨这个节点上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。
从剧中可以看出,四个家庭焦头烂额的原因,表面上是孩子的成绩升降,而本质在于家长是否已经找出了孩子的“天赋”。
李非凡的天赋在于学习文理知识,教育引向做题对错并不会出什么问题;蒋思远的天赋明显在节奏控制上,非要弃鼓从文的话,相当于是在扬短避长。奚望看似没有突出的天赋,但他却有一个优点,就是心思细腻,善良且有爱心。
于是剧集安排了一个救助流浪狗的小段落,让观众能够透过事件看懂角色。与之相对的,“起跑”最早的新月反而是天赋最模糊的一个。她的个体长期被爸爸和妈妈代言着,不免让人对其未来产生担忧。家长对孩子“天赋”的认知与开发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从个体进入群体的过程,千万不能一概而论。
对角色标签的拆解
是一种餐盘理论
作为一部立足于社会话题的剧集,陈昆晖导演给《陪你一起长大》的8位家长强化了身上的标签。
幼升小阶段的另一个特点,在于家长大都是初为人母/初为人父,对教育下一代尚未有足够的经验。因此,他们更多的是借鉴和参考社会上的他人经验,特别容易被外界影响。
为了呈现这个特性,本剧大部分剧情推进的方式,都是事件推着人物走,甚至可以说是事件逼着人物走。那么人物对事件的反应,便成了剧集的核心看点。这样一来,就要求8位父母的的标签更鲜明、更有差异化、更有覆盖面。只有更加明确的角色标签,才会有更加明确的人物反应,也就具备了更加准确的社会代言功能,非常便于观众进行社会行为和心理的讨论。
在营养学里有一个“餐盘理论”,就是在一个圆形的餐盘中划分出比例科学的区域,把不同类型的食物盛放在不同的区域里,从而形成营养均衡的一餐。陈昆晖导演对本剧8位家长的标签化拆解,就与这种餐盘理论异曲同工。
这8位家长在教育背景上、家庭情况上、个人性格上、育儿理念上交集其实非常少,并且在贯彻各自的标签时颇为极致化。
文章来源:《新课程导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xkcdx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416/1085.html